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齐鲁大地4000件农民手工艺品走进中国美术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柳条筐、zhongguo结、绣花荷包、潍坊风筝、民间年画,4000件出自地地道道农民之手的手工艺品走进了国内最高美术殿堂——zhongguo美术馆。将于1月18日落幕的《手艺农村——潘鲁生主持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展示了齐鲁大地上的手艺奇迹。

  从2006年开始,山东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和他的团队一起启动了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项目,他在此前近三十年民艺研究的基础上,就农村手艺文化产业开展调研。潘鲁生先后考察了58个县市、137个乡镇、285个生产专业村,就37项农村手艺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此次观众看到的杨家埠风筝、杨家埠年画、临沂柳编、红花乡zhongguo结、曹县桐杨木艺、鄄城土布、巨野农民工笔绘画等,皆是调研成果展示。

  农民手艺也有创意

  潘鲁生说:“我老家是山东曹县,这个县桐杨木的工艺产业已经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从种植桐木、到板材加工,到工艺品的加工和出口,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产业链。”据统计,山东100万手艺农民去年创造了1000亿元的产值。

  许多细心的观众还发现,“手艺农村”大展虽说是最淳朴的乡土艺术,但却充满了浓厚的当代色彩和时尚味道。大量运用柳编、桐杨木工艺等开发制作的家具、餐具、家居装饰,既包含了传统手艺元素,又充满了现代生活理念。

  潘鲁生说:“农村手艺中潜藏着艺术的种子,在未来发展中,不排除手艺会走向纯粹的艺术创作,甚至诞生我们这个时代的名家大师。”他认为,作为zhongguo特有的文化产业形态,手工艺发展必须与当代设计创意建立紧密联系,因为设计创新不仅需要科技的支撑,也需要文化资源的运用。

  不过,在强调创意设计的同时,有专家也注意到国内某些地方,已出现了手工艺有工业化的倾向。比如年画laohu,一个人专门画眼睛,一个人专门画耳朵,几十道工序出来后,已和传统工艺完全不同。而一些传统的木工雕刻,原来是用手来雕的,如今放到计算机里用软件雕刻,雕刻出来的形状虽说没什么不同,但是已经不是手工了。

  手艺农民急待帮扶

  潘鲁生和他的调研组发现,在不耽误农活的情况下,一个民间艺人编zhongguo结一般能拿到七八千元,好的能拿到上万元钱。但潘鲁生认为,手艺农民的收益应该更高。“从最初的创意设计到流通,到最后的推向市场,这些个物件,谁设计的,谁创意的,是老百姓创意的,但真正农民拿到手里的钱是非常少的。”潘鲁生说,在手艺产业中,目前中间商获利更多,因此,如何让农民获得最多的利益,是他下一步最关注的。

  围绕农民这个中心点,潘鲁生心中还有很多愿望,他想开辟一个帮扶渠道,“国家应该成立专业手工艺公司,让这些品牌公司让利给农民。”还可以成立设计者志愿者队伍,由设计者设计出产品外观,再放活给农民。再就是成立直营专业店,让过去更多走出口路线的手工艺品,更多参与到国人的生活中。

  让手工艺人可以有尊严地进行创造性劳动,经济帮扶计划是必需的。金融界人士就希望通过推出一系列金融产品帮扶手艺农民。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说,比如可以发起全球的华人手工艺基金。

  手艺传承确有难度

  “我们最近做了一项研究,留在农村的人,平均年龄57岁,支撑农业和农村生活的人,主要是老年群体,在现有条件下,谈手艺传承确实有困难。”zhongguo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工艺丢失了还不是最值得人们痛心的事情,更痛心的是这种工艺中凝聚的价值观的丢失。

  织毛衣、钩桌布、给孩子的衣服绣上花、编一个杯子套,潘鲁生说:“这是爱的艺术、母亲的艺术、大地的艺术,我们的生活需要这些艺术。”但如今,不仅在许多zhongguo农村,在城市,手艺也已经越来越淡出人们的生活了。

  “手艺是没有断裂的文化的根,这是zhongguo人特有的文化形态,这个根不能轻易丢弃。”潘鲁生呼吁,中小学完全可以开展手艺教育,完全可以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遵循可取可用的原则开展教学。“特别是对孩子们,无形中的玩、捏、编等手艺,可以让他心中纯粹的想法得以实现,更可以开发其心智。”

  而对于生活在竞争激烈的城市中的成年人,手艺的作用同样很大。潘鲁生说:“手艺教你勤劳勤奋,对于那些职业女性来说,它对生活、心理上有调节和补充作用。”有关专家甚至认为,实际上,从事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当中,它对人情操的陶冶等,还有很多价值需要重新去挖掘和认识,而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不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