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通州农民捐献清代门枕石:只要求好好保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钱,我一分不要,只有一个要求,好好把这老辈人留下的东西保存下去。”看着在自家住了20多年的“老伙计”,老人不舍地提出了最后的要求。近日,通州区博物馆收到一对方柱形门枕石,捐献人叫范宝全,是台湖镇田府村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 
  昨日,笔者在静安寺的大殿里看到了这对门枕石,和众多的石刻文物摆在一起,并不显眼。门枕石长、高相等,大约70多厘米,宽度大约30厘米,门枕石顶上是一只口含绶带的石狮子,往下的正面和侧面分别是石刻书卷、兰花和菊花,最底下是如意浮雕,雕刻精美,保存也较为完整。
  经文物专家周良鉴定,这是一对清代晚期的狮首方柱形石雕花卉门枕石,材质为白色石灰岩,属于重要的建筑类民俗文物。
  门枕石俗称“门墩儿”,也叫门座、门台、镇门石等,是门槛内侧安装及稳固门扉转轴的一个功能构件。门枕石不仅能承受和平衡门扉的重量,还可强固门框。古时候的门没有铰链、合页等,就是靠门枕石和连楹来固定门扇的,如果没有门枕石抵住门框,开关门时会摇晃不定。
  范宝全曾听说,这对门枕石原是台湖镇外郎营村一白姓大户人家的,新zhongguo成立后,白家的房子改造成为供销社。范宝全第一次看见这对儿门枕石,是在20多年前,那时候供销社已经解体,房子转为私营,房主让他帮着施工,嫌这对儿门枕石碍事儿,就让他帮忙清走。
  “我看这东西稀少,扔了可惜,就小心存在家里,过了两年,突然有两个文物贩子找上门来要买,我压根儿就没打算卖。后来,为了避免招眼,这对儿门枕石一直锁在库房里,一锁就近20年。”范宝全说,因为村子在通州文化旅游区规划内,日前已陆续开始交房拆迁,小贩又开始密集来访,希望能高价收购。
  “一来是惦记‘老伙计’的人多,再者要搬家了,实在没地方搁了,是该让它进博物馆了,什么奖励和荣誉证书,我都不要,只有一个要求——好好保存。”最后,范宝全果断通过114查号,联系到文物部门,将门枕石捐献出来。(通讯员 张丽)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