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幼卫保 » 保健常识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疫情当前乳腺癌患者咋治疗专家制定方案_光明_化疗-乳腺癌-线上-疫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我想大家都辛苦一点,都在努力,相信疫情总是能过去,能够盼来平安那天。祝福大家新春平安,希望大家在特殊时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平安安的渡过这一关!”——江泽飞疫情当前,宅在家就是对祖国的最大奉献理,这却让身患肿瘤、本就免疫力较弱的患者进退两难。按时就诊检查、及时治疗对很多患者都无法实现。是否可以延迟治疗,哪些患者可以延迟治疗,怎样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如何与肿瘤科医生更好沟通联络,便成了近期众多肿瘤患者和医生最关心的

核心提示:疫情当前乳腺癌患者咋治疗 专家制定方案_光明网-患者,治疗,疫情,乳腺癌,线上,化疗,术后,肿瘤,靶向,专家,口服,辅助,医院,处方,延迟,复发,活动,答疑,治疗方案,放疗

“我想大家都辛苦一点,都在努力,相信疫情总是能过去,能够盼来平安那天。祝福大家新春平安,希望大家在特殊时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平安安的渡过这一关!”

  ——江泽飞

  疫情当前,宅在家就是对祖国的最大奉献理,这却让身患肿瘤、本就免疫力较弱的患者进退两难。按时就诊检查、及时治疗对很多患者都无法实现。是否可以延迟治疗,哪些患者可以延迟治疗,怎样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如何与肿瘤科医生更好沟通联络,便成了近期众多肿瘤患者和医生最关心的问题。不要着急,这里为你带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肿瘤内科主任江泽飞的疫期诊疗方案,与患者共克时艰。

  特事特办 科学合理及时调整治疗

  肿瘤治疗尤其是放化疗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同时,在投疫时期,肿瘤患者在心理上更加敏感,由此可能带来面对疫情时的困惑,“如果不治疗,会不会耽误治疗时机?”、“如果做治疗,是否会伤害更大?”、“免疫力低去医院,是否会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等等。此外,肿瘤治疗如果因放化疗血象低引起发烧,是否更容易跟病毒性肺炎混淆。对此,江泽飞认为,每一位肿瘤科医生,都应该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当中,认真思考,为自己的患者雪中送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具体病情,及时合理调整治疗计划。

  1、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靶向治疗,目的是预防术后复发转移。目前,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常规疗程为5~10年,5年之内,中断2~4周,对预后的影响并不大。同样,治疗周期在一年的辅助靶向治疗,被迫延期2~4周,对总体治疗影响并不大。江泽飞表示,对于预防复发转移治疗的患者(辅助内分泌和辅助靶向治疗),近期如无法去医院取药或接受治疗,可以推后2~4周,等新冠肺炎疫情稳定以后再去医院接受取药和治疗,这对治疗效果影响不大。

  2、拟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江泽飞表示,如患者只是怀疑恶性,或是已经完成术前新辅助治疗拟进行手术,其原计划切除可疑病变或待术后两周进行手术的患者,可以等待2~4周再进行疫情排查后,按计划进行手术。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检查,另一方面2~4周也是新冠病毒的隔离期,待情况相对平稳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放疗患者也可适当延迟开始辅助治疗,通常乳腺癌的术后放疗需在手术后3~6个月完成,但在当前形势下,综合进出医院的个人防护,以及放疗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延迟1~2个月还是可以的。

  3、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这类患者治疗的原则是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保证生活质量。可以结合晚期乳腺癌治疗中“节拍治疗”的理念,拍子再慢些,调整患者用药周期,病情允许时适当延长停药时间,避免在当前疫情下出入医院,增加不必要的感染风险。

  江泽飞指出,患者调整治疗的时机和方案选择,一定要根据病情结合既往接受和今后治疗机会而定。对于早期患者,应充分评估风险,权衡利弊,对于晚期患者,更应结合既往治疗方案,制定适合当前疫情的合理个体化方案。

  “长处方”以减少配药次数,口服药替代注射用药

  江泽飞认为,当前疫情下,除了上述延迟治疗方案外,建议尽量用口服药物取代静脉注射用药,以更大程度确保患者治疗不受影响。国家医疗保障局也推出了特殊时期实施“长处方”报销政策,支持医疗机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减少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取药次数。

  江泽飞表示,乳腺癌患者有一个相对优势,激素依赖型可以采用内分泌治疗,且大部分内分泌治疗是口服药,因此对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患者,坚持长期口服内分泌治疗,又能够以“长处方”多开些药回家,确保在家好好治疗,防疫治疗两不误,不必急于去医院检查。

  正在接受输液化疗的患者,如有可能也可以改为口服化疗。春节假期带药回家,原计划正月初七或正月十六复诊的患者,可以延期2~4周复诊。如果患者受体阳性,可以借此机会主动改为口服内分泌治疗,不必等到化疗无效再改。HER2阳性的晚期患者,可以改用口服靶向药物。皮下注射的卵巢功能抑制药物可以选用每三个月用一次的长效制剂。预防和治疗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升白药,也可以尽量采用长效制剂,这样既能保证患者化疗安全,也减少患者来院次数。

  对于需要化疗的新辅助、术后辅助和复发转移患者,可以尽量选用便于门诊治疗的短时输液。

  江泽飞认为,有医保“长处方”好政策,患者通过内分泌治疗、口服化疗、口服靶向药物,应用长效制剂和短程输液治疗,能确保大部分患者能够完成计划治疗,最大程度减少由于防疫要求对治疗的影响。

  在线实时答疑 最大程度实现患者获益

  江泽飞谈到当前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CSCO BC)牵头进行的全国100+乳腺癌专家,面向全国乳腺癌患者及家属的在线义诊项目,自2月3日~2月12日,连续10天,每天下午4~5点,乳腺癌专家线上答疑解惑,为全国乳腺癌患者提供诊断、治疗方案等。活动搭建初期,发起这一倡议提出这一方案时,就有百余名专家积极报名,踊跃参加,而活动开展两日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患者和家属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雪中送炭”的好节目。

  这项活动的初衷,也是因为目前很多城市,很多社区,都采取封闭式管理,不断有患者来询问病情和治疗,因此,我们就借助这个网络平台进行患者的线上门诊。CSCO BC的专家成员,在短短6个小时之内,就有100多名专家报名参加线上答疑的活动。很多担任医院领导职务的专家,也都在疫情重要时刻坚持线上答疑。几天活动的结果令人倍感欣慰,患者大大获益,CSCO各专委会和不少医学专家也都纷纷开始推出此类活动,为自己的患者提供有效的线上资讯。

  同时,江泽飞也希望借助这次线上答疑的经验,将线上平台进一步发展成为高效环保的沟通交流模式,将肿瘤指南解读、病例多学科协作(MDT)等内容在线上平台得以实现。此外,更希望能够通过线上平台,联合全国乳腺癌领域的医生,进行定期的公益活动。这样患者即便不能来大城市进行治疗,仍然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共享诊疗信息,在专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之后,让患者在当地医院,实现治疗的延续性,提高管理效率。

  亲历SARS和新冠 让医者信念更加坚定

  2003年SARS肆虐之时,江泽飞同在北京坚守,他科室就有同事亲身参与了小汤山医院的救治工作,“我有不少的同学和战友,包括领导也都是在抗击SARS一线工作,他们做得非常出色”。江泽飞回忆道:“我们当时的病房也进行了隔离,因为北京是疫区,因此我们把患者留在医院治疗,让患者在北京接受良好的治疗和有效隔离,不给政府和社会添乱”。

  “各级领导重视,现在的医疗技术和专家水平高了很多,那么多的高级专家,那么多院士都参加现场救治。再加上现在发达的网络通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够提供实时动态的疫情监控”。江泽飞很有信心地说到,希望经历这次事件,咱们的疾病防控体系能有根本性的提升,也更希望每一个人,无论是政府官员、科学家、疾控专家、临床医生,大家都永远把公共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百姓健康放在第一位。

[ 责编:云霄 ]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