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专家研讨玉雕产业:让市场的归市场 艺术的归艺术(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大河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观点
玉雕不必过分强调地域性,价格应符合市场规律
发言人:刘延忠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独山玉雕是中原玉雕的杰出代表,这些年一直在创新中发展,在原料运用、俏色运用、造型、工具应用上都有长足进展,有非常大的跨度。独山玉的品种特点决定了它的表现领域非常宽广,花鸟、人物、山子,可以做任何玉雕题材。雕刻手法更精细,技艺更纯熟,以往刀工做不到的,随着工具的发展,技术的发展,有了非常大的突破,镜瘛⑹瘛⒀赖裣衷诙蓟嵊糜竦竦墓ぁ?/p>
南阳的玉雕学校非常多,这是其他地区没有的现象,是好现象,但目前的问题是不缺基层工人,缺的是设计人才,即便是有这么多大师,培养的人还是少,大师一己之力,顶多带几十个徒弟,远远不够。
行业人士应当走出去交流,和其他艺术门类融合。不一定非说河南玉雕,过于强调地域性。根本还在于一个艺术性,一个原料的充分利用,根据质地、色泽,让每块原料得到恰如其分的利用。好料要做成艺术品,不要做成商品。
另外,目前产业面临的价格问题,玉的价格太高,害的是行业,负面效应慢慢就出来了。价格要符合市场价值规律。
观点
河南还不是玉雕强省
发言人:赵国安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河南是玉雕大省,但还不是玉雕强省,我认为目前我省玉雕存在三少三多的现象。
首先是玉雕大师少,河南玉雕行业从业人员有30万人,而全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包括已故的才有9人,玉雕行业只有3人。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我们自身。其次是玉雕品牌企业少。过去这个行业是个人作坊式的加工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目前的运作模式不利于与外界接轨和扩大影响,也阻碍了自己的发展。第三是真正的精品少。
三多,首先是粗制滥造多。这个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的原因。玉雕行业的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文化知识水平普遍偏低是原因之一。再加上过于急功近利,把艺术创作当做单一的赚钱手段。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对待玉石要有所敬畏,善待每一块经手的料石。第二是模仿作品多。很多人没有创作思路,或为了利益驱使去模仿他人或者名家作品,这种现象十分普遍。第三是以次充好多。欺骗消费者,也让行业背负了沉重的恶果。
观点
中原玉雕发展重在质量,重在教育
发言人:陈玉芳
中国玉雕艺术大师
中原玉雕历史悠久,琢玉技师队伍可以说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一。花色品种齐全,高、精、尖作品大量面世。要高、精、尖的作品首先要有高、精、尖的人才,要人才就要重教育。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它包括学校,学习班,工厂,师傅等各种类型的教育形式。要学一技之长,有效的学习步骤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简单地学过不等于学会,学会不等于学熟,学熟不等于学精,学精不等于学巧,学精是自己的作品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学巧是把所学的技艺灵活运用,不管是哪种造型都会雕刻。所以学过和学巧差之千万倍。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