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香格纳画廊20年》问世:记载过往 以期将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彭菲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香格纳画廊20年》上海新书分享会现场  《香格纳画廊20年》已于上月底顺利推出,并迅速收到了来自艺

《香格纳画廊20年》上海新书分享会现场

  《香格纳画廊20年》已于上月底顺利推出,并迅速收到了来自艺术家、媒体、专业人士和艺术爱好者的反馈。12月9日下午,香格纳画廊为这本书举办了分享会,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荷兰动画电影节主席戈本·斯荷尔姆 (Gerben Schermer)、艺术家张恩利、施勇亲临现场,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他们与这本书的故事。此外,本书3位编辑设计人员——单学萍、赖虹宇、邹毅杰也于现场分享了本书最初的构想、采编、排版、设计、印刷中的故事。

《香格纳画廊20年》

  据介绍,《香格纳画廊20年》以时间为线索,不仅收录了104位艺术家/组合的两百多个展览,还介绍了画廊不同阶段的十个展览空间。正如劳伦斯 · 何浦林创办画廊的初衷:“艺术家可以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放作品、做展览。” 从这本画册中,可以看到他在过去二十年的坚持和兑现。

  以下为本次发布会现场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

香格纳创办人劳伦斯·何浦林

  劳伦斯·何浦林:这本书有1000多页,内容很多,以图片为主。但如果你认真地看,会发现里面有很复杂的结构,从1996年开始,一直到2016年结束。可以说,这是香格纳最全的记录。

艺术家张恩利

  张恩利:这本书以展览为主线,既生动又具备文献性。20年前,香格纳还是规模非常小、创业初期的画廊,如今回望这段历史,会发现画廊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展览。比如,香格纳最初是以展览合作的方式去和国外的艺术家建立合作,这是个开始而不是结束。香格纳还是一家年轻的画廊,有很多“不知道”的未来。很多时候,“不知道”要比“知道”有意思得多。

艺术家、香格纳画廊艺术总监施勇

  施勇:其实,在香格纳“波特曼”时代之前,还有一个空间,就是劳伦斯自己的家。当时,他在建国路的老房子里举办了周铁海的展览,这在90年代初施非常有意思的展览形式。可能也是这个展览,是后来香格纳画廊,以及这本画册的发端。当我翻阅这本书时,往事历历在目——这不代表这本书指向怀旧,它是一种记录,记录过去,也像张老师说的那样,指向未来。

《香格纳画廊20年》编辑单学萍

  单学萍:前面几位老师都提到了波特曼酒店,我当时还不在现场,但我可以在整理的资料里看到当时展览的情况。在2015年,我们已经开始考虑做这本画册。我们最初以资料非常全的网站为主线,大致整理了三个方向——展览、艺术家和画廊历史。在我看来,展览是最重要的,它把画廊、艺术家、收藏家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展览分为个展和群展,而个展里包含艺术家首次和香格纳合作的个展和非常重要的个展。在“波特曼”时期,有些艺术家首次个展除了在香格纳站除外,还可能在上海美术馆等其他空间展出。此外,香格纳每年都会参加十多个艺术博览会,本书收录了第一次登陆巴塞尔艺博会的资料。本书还罗列了香格纳不同时间开设的新空间。因此,整本书在结构上以时间为主线,以展览为主要内容,加上关于画廊前后十个展览空间的叙述,希望呈现给读者的是画廊、艺术家和中国当代艺术共同成长的历程。

《香格纳画廊20年》

  赖虹宇:整本画册的设计由时间轴来衔接,封套拆开后是黑色的,我们希望它能够把20年的能量吸附起来。从封底1996蔓延到封面的2016是年份的更迭,接着一开篇是2016-1996的空间变迁,再到正文则是从1996年开始的展览历史,它是一个延续的、开放性的状态。这本画册是以图片为主的,非常容易进入,如果略读的话,可以随手翻阅。若要细读,全书有三部分可供读者检索,一是1996-2016年的年份总目录;二是穿插在每年开篇的年表,罗列了当年的重要展览、每位艺术家的个展以及一些重要事件;书末是艺术家索引,他们在全书每处的出现,包括在香格纳的首次个展以及重要展览都可以在此查找到。

《香格纳画廊20年》

  邹毅杰:封面上的数字代表了时间,而时间实质上又是一种抽象且无形的概念,发生的事件让它变得具体,为我们所感知,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阶段。因此,黑色数字对应的是空间成立的年份,这部分较为具体,所以在表现形式上我们选用了直接的烫黑;而“隐”掉的年份我们则用了“无色击凸”的工艺,在视觉上较于前者是被弱化掉的,但实际上它又确实存在。两者之间更像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另外,本书的文字集中在插页部分,主要围绕空间的变化和一些大事件。在整个设计上我们让“插页”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跟随发生的年代贯穿全书,它的意义在于在大量的展览中作一个分隔、一个具体的点(时间的定格),如前面所说的关于时间的阶段性,同时在视觉上也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大家会发现每开启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些新的尝试和变化。

  关于《香格纳画廊20年》

  编辑:单学萍、赖虹宇、邹毅杰

  设计:赖虹宇、邹毅杰

  出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规格:143mm×286mm, 1112P, 精装

  印数:1500

  ISBN   978-7-5586-0564-2

  活动预告:香格纳二十周年特展之雅昌艺术中心群展“之所以为经典”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8日--2018年1月10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深云路19号 雅昌(深圳)艺术中心 5F美术馆

  开幕日活动:2017年12月17日 14:30-16:00:新书分享会;16:00:展览开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二十二位艺术家的近四十件作品,从时间架构上选择了从二十世纪交替之际至今的重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香格纳画廊作为中国最早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广泛地与艺术家合作并已举办上千场展览,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而本次展览包含从画廊创建之初共同发展至今的知名艺术家如丁乙,余友涵,耿建翌,李山,张恩利等,在当代艺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杨福东,徐震,杨振中和施勇等以及持续创造新声音新焦点的陈维,孙逊,赵仁辉等。每件作品以其独具的历史特性、时代意义、潜藏的推动力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下被赋予恒久的生命力。

  “之所以为经典”的命名源于此次展览中的一套系列作品。字面意义承载着对经久不衰的事物的辩证定义:既表达事物持久且特立独行的立意标准,亦是对典范价值的质疑以及重新思考。艺术家通过他们对周边生存状况的观察与体悟以及个人身份的认知和探索,以他们卓越的创造力将悬浮于个体意识和现实环境的脉络关系呈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经典作品”本身成为了解一个时代的生活写照,凝聚着不同阶段的文化成果以及现实生活价值。同时,随着时代语境的发展,亦是对经典的继承以及超越。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