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梁硕个展“无隐禅院” :“渣”式审美的又一次空间再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熊晓翊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3月8日,艺术家梁硕的最新个展“无隐禅院”在798北京公社开幕,这也是艺

  3月8日,艺术家梁硕的最新个展“无隐禅院”在798北京公社开幕,这也是艺术家梁硕在北京公社的第一个个展。

  此次展览的“无隐禅院”是继个人空间项目“女娲创业园”、“托普欧乐居”之后再一次针对“展厅”这个概念的全新尝试。

“上山”入口处

  “无隐禅院”是清代沈复《浮生六记》里记载的一个破败中的寺院,本身并没遗留实体。梁硕根据文字描述恢复其空间意趣。作品使用的主要材料是北京公社上一个个展留下的展墙,包装箱、纸盒,展墙内的龙骨,等等撤展之后留下的废弃物。就连灯光也就地使用原有的灯光。

“山路”崎崛,“乱石”穿空

到达“山顶”

  跟前两次的展览相比,梁硕延用了他在这个系列中“就地取材”的创作方式,以及一惯的“渣”式审美系统,以对各种风格化空间的“搭建”,呈现出艺术家独特的工作机制:在现实中的种种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最大程度的创造。依照这种逻辑,创造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反风格的,不可测的,艺术家通过展厅向公众呈现了一个即兴的、在地的、临时的、体验的一次性事件。

“竹林”

“寺门”隐在竹林后

竹林上方透过的“阳光”

寺院内的”大雄宝殿”

建于半山坡上的建筑具有不同的高度层次

位于寺院尾部的“藏经阁”

出寺院后可以看到山下的“湖水”

  从早期的“民工系列”开始,到后来的“物质练习”、“臭美”、“费特”系列作品,以及近期若干空间项目的整体尝试,梁硕慢慢地探索出对于机制与现象的理解。并逐渐构成了他整个艺术创作中的主线。没有观念的预设而去探索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不改变现成品的结构而将它们进行重新组合,或者用毫无“艺术”和“意义”的物理动作来进行全新的创作,这些都是在艺术作品的表象背后,艺术家对于物质的理解。

展览现场:艺术家梁硕  艺术家于凡

展览现场

  “无隐禅院”是梁硕对于文字描述的视觉转化,也是对园林语言的个人理解。相对以往的现场性作品,这次在操作方面的难度更加强化了:基于画廊现有的空间和物质条件,化限制为契机,就地取材。搭建的大部分材料,都是画廊以往艺术项目或库存的遗留物品,艺术家的任务则变成如何使之在新的语境里充当恰当的词句,以及如何在紧迫中集结游荡的经验。这也是他对“限制生自由”这一方法的再次操练。

  在有限的条件下去激发储藏的能量,就像梁硕自己所说的:“没有限制就没有自由,没有条件就没有发挥”。艺术家在自己编织的机制与现象的逻辑中自由游走,让观者自己去体会这种“渣”的趣味。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4月30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