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删节经典是简单化教育思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删节经典是简单化教育思维 


  因为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严禁该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此前,湖北省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生学习。 (1月3日《成都商报》) 


  记者翻看一所学校重新编印的经典读本时发现,“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网上争议的焦点似乎在于,到底哪一句该删哪一句不该删。比如大家对删除“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糟粕”基本没有异议,但对“孟母择邻”该不该删节的争议比较大。其实,在探讨这些细节问题之前,我们更应当想一想,删节经典这种做法是否合适? 


  对待国学经典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取”如何“去”。对经典文本先删节再发给学生学习,看似取了精华去了糟粕,但是这种做法将学生完全排除在甄别的过程之外,带来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一方面,经典的完整性遭到了人为的却不为学生所知的破坏,不利于他们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根”,国学经典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民族的文化根系,今天的孩子们有必要通过学习经典寻获民族文化的认同。但是,他们学习的不应该是所谓“洁本”的伪经典,流沙之上建不起高楼。 


  今天的孩子对于古代的经典必须有一个自我判断的过程,缺失了这样一个批判过程,他们将无从知晓精华何以是精华、糟粕何以是糟粕,这正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教育不是灌输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在更大程度上,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锻炼出一种独立判断的能力。就国学经典而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当贯通于学生学习经典的全过程。 “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句子,并不是学生们听都不能听的洪水猛兽,老师只需要讲清楚,这是建立在不良价值观体系之上的低俗利诱,学生们自然会对其加以鄙弃。对于“孟母择邻”这样有争议之处,则不妨放手让学生去争论和探讨,既要看到“近墨者黑”这样的劝善价值,也要认识到环境并没有决定一切的超能力。 


  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去伪存真过程,远远要比给他们一个“洁本”去死记硬背更有价值。孩子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并且需要不断锻炼和提升这种能力,只要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判断删节经典的做法合不合适。一些地方之所以乐意先删节再让学生学经典,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恰恰暴露了当下仍在流行的简单化教育思维。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教育仍然是一种灌输,孩子仍然是被教育的对象而不是学习的主体。阅读经典的目的,被异化成读经背经然后按照古人的那一套要求来做人,殊不知经典所呈现的整体价值体系已经远远不能符合培养现代公民的要求。 


  读经以明了我们民族过去的独特气质,读经以明了我们与先进者的差距,不神化经典才能做到不回避经典中的瑕疵与缺陷。只要老师按照教育的规律去认真引导学生,“足本”的经典未尝不可以放上学生的案头。“去其糟粕”应该是一个体现教育功能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删书过程。 
  周东飞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