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别以技能名义揠苗助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红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义乌某学院已有800多名学生通过“淘宝网”等网上销售平台,开设了200多家网络商店。通过开网店,学生月收入在上千元到二万多元不等。学生在校做起了网络生意,并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为了方便学生网上承接订单后就近发货,学院免房租,请两家快递公司进驻。这在义乌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7月1日《浙江日报》)

学生开网店,学校认为这是实践与课堂的互联、互动、互补,有利学业;家长反对,觉得学生应该专心学业,学生开网店,主次颠倒,落入自学。

实际上义乌该学院除了“网店”显得特别些,类似现象在目前的职业教育院校,还是颇普遍的。许多高职、中职学校,学生在校接受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勉强不过三分之一课时。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见习、实习。有的是学校统一组织的,有的却是学生“自谋”的。不管是哪种形式,基本上是学校派个把“带队老师”,予以看管,至于教与学,差不多是个放任自流。甚至有的学校干脆“校企挂钩联姻”,以“招生”替代“招工”,作简短、简单的培训,就分派学生直接上岗。

这种以强化实践,提高技能,促进适销对路的办学模式,从一开始就被当作以改革来激活职业教育的好举措和先进经验,大力推广,竞相效仿。至今仍然被看重和着力推进,而一发不可收。其实,这是职业教育在当初招生窘困和教学无措的双重压迫之下,应急求生,出现短暂活力之后的畸形发展。

强化实践、提高技能、适销对路,这些对于职业教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真理跨前一步等于谬误,特色过度就变态。毋庸讳言,相对来说职教学生的一个“先天不足”,便是文化课的基础薄弱。而文化知识、理论知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其基础性的极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那么原本需要大补特补的部分,却连正常的“温饱”都难以确保,就转而投放于实践“劳动”,这显然是很有点缘木求鱼、杀鸡取卵的急功近利了。

再说技能。实质上技能的培训培养,也是建立在文化知识、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技能不是本能,任何技能都离不开知识的支撑,除非是简单的手工。某类知识越全面、扎实、深厚,实践起来越容易掌握该项技能,并还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孵化发展。何况我们已经处于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时代,知识爆炸,技能飞跃。学校理当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学生开网店,看似收入颇丰,实则揠苗助长。

教育需要不断的大众化、社会化,但学校不能将课堂解散为社会。别再以技能的名义揠苗助长了,更别以实践的名义推卸学校和老师的职责。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