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专家公信力该如何拯救?表达观点也应接地气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或许很多专家并没有意识到,公信力的下降,会带来各种麻烦,对于整个社会可能都会带来影响。 
  专家情结的背后,凸显的是对知识文化的追求。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称为专家?
  对于专家的不信任,在社会学家眼里,又有着怎样的负面影响?
  专家崇拜,是对知识的崇拜与追求
  尽管如今网友们对于专家的信任已经降到了最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可解决的问题时,网友们还是会第一时间想法求助于“专家”。
  “总不会每一个专家都是那么不靠谱吧?”网友晓岚(化名)曾在博客上多次发表对于专家质疑的看法,每当专家有雷语发出的时候,晓岚都会在博客上逐条批驳,甚至还会逐一分析这些“雷语”产生的原因。但是当她生病的时候,去医院总是先挂“专家门诊”。
  不仅仅是晓岚,事实上很多网友也是如此,每当国家新一轮的经济政策出台,不少经济学专家的微博和博客就会成为网友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每当遇到一些奇闻异事或特别的自然现象,不少网友会下意识的通过微博等工具求教于一些“生物专家”或“气象专家”。毫无疑问,中国人确实如调查所说,有着浓厚强烈的“专家崇拜”情结。
  这种所谓的崇拜,又意味着什么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学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于专家的崇拜,体现的是大众对于知识的追求。比如说有人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可能大家都希望能挂一个专家门诊,让专家给自己看。这是因为大家觉得,专家的经验多,专业知识高,看的问题也会比较深入一些。这种崇拜是很正常的。”但是夏学銮同时也表示,大众对于知识的崇拜与追求,也应该有一个比较理性客观的方式。
  专家信任度降低会引发种种社会问题
  近年来,专家信任度的下滑,对于社会学家,尤其是研究社会信任度的专家学者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
  山东大学社会学专业的葛忠明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社会信任问题研究,在他看来,“专家信任”的下降,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专家的信任度就是一把衡量社会系统的标尺。”葛忠明教授告诉记者说,在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学术理论中,货币信任和专家信任分别可以作为衡量一个社会系统信任的切入点。换言之,一个社会的可信度如何,可以通过货币信任或者是专家信任来看,相当于窥一斑而知全豹。
  那么专家信任度的降低,又会对社会可信度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就拿最近的‘奶粉事件’来说,专家刚刚说了国产奶粉质量好,随后就爆出了某国产品牌奶粉出现问题,这件事会首先导致大众对于专家的信任度下降,然后会让大众产生一种不安,开始质疑社会系统的信任度。于是有能力移民的人可能会想到移民,因为他感觉到不安全;没有能力移民的人,则对国产品牌的奶粉产生怀疑,转而改变购买方式,去购买洋品牌的奶粉。”因此,人才外流、资金外流、消费上选择洋品牌等行为方式,反映的是专家信任度低下及其所传达的社会信任度低下这一社会事实:“大家可能不再购买国产品牌,转而购买外国产品,从而对国产品牌形成一种打击。这其实就是一种连锁反应,所以说专家可信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无法挽回大众对专家的信任,那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专家救赎,这是个系统工程
  如何该拯救专家的公信力?这个问题在社会学家们看来,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夏学銮:
  专家表达观点也应接地气儿
  事实上,作为知名学者、社会学家,夏学銮本人也曾遭遇过媒体的“曲解”,而且这类事情发生的也不止一次。
  据夏学銮表示,几年前他曾参加过一个会议,主要给大学生们讲毕业后就业的问题,“当时我说的是,作为大学生来说不要频繁的想着跳槽,这样对于成长很不利。”但是随后这段话却被媒体放大为“大学生就业两年后跳槽最合适”,这也让夏学銮很无奈:“根本就没有说过两年跳槽的话,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被解读成这样。”
  如果仔细分析每一个专家观点被曲解和误读的成因,或许我们会发现,许多所谓的“误读”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对此夏学銮认为,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作为专家来说,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应该尽量的“接地气儿”:“就是说你阐述表达你的观点时,要在严谨的同时,尽可能的通俗易懂,如果一个专家,你所表达的观点无法让大众理解,那么我觉得你这个专家的表达是存在着问题的,所以这就需要专家们一点点的改变自己。”
  与此同时,对于大众近年来对专家的质疑,夏学銮也有自己的看法:“物以稀为贵,以前大家的知识层面低一些,对于专家的信任度也会高一些,但是现在大家的知识层面高了,大学生越来越多了,大家对于专家的观点也敢于质疑了,这从另一个方面也提醒现在的专家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媒体和大众提出的问题,要谨言慎行,珍惜‘专家’这顶帽子。”
  葛忠明:
  大众也应给专家宽容度
  事实上,在记者采访葛忠明之前,葛忠明就曾向记者明确表示过,在稿件写好发表之前,一定要让他再看一看:“主要是怕曲解一些观点。”但在葛忠明看来,如果仅仅是观点被误读还好一些;如果是整个人被误解,就会是一件“很不开心”的事情:“在当下的社会条件下,专家容易被笼统地概念化,被误会为特殊利益的代言人。其实也不能责怪老百姓如此看待专家,而是因为类似的专家实在太多。所以如果我接受采访,一般会争取做到与记者的理解沟通,以免出现误读和误解。”
  葛忠明告诉记者说,目前看来,挽救专家公信力和信任度的方法,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专家自身该怎么办,你是视学术为学术,还是视学术为利益获取的渠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说专家首先要抵得住诱惑。其次是社会与专家的沟通互动,我觉得目前看来,不妨悬置对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知良能代表的质疑,大众对于专家给予一定的宽容度,让专家这个群体的公信力慢慢的恢复过来。”
  其实,专家公信力的恢复是可能、但困难的。葛忠明表示,群际和人际之间在财富、权力与声望方面,都高度分化了,因此,如果某些“专家”的观点被认为维护了特权阶层的利益,其信任度的低下,就是可以理解的。
  ■ 释疑解惑
  什么叫专家,
  能否量化?
  什么样的人能够称为专家?什么样的人能够作为专家解答大众的疑惑?
  “其实从社会学角度上来说,专家是代表社会系统的一种抽象符号,指由技术成就和专业队伍所组成的体系。这个体系因为其原本就有的抽象性质,几无可能具体到某个特定专业领域内某个学术权威的身上。”葛忠明表示。
  不过吊诡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自动地、下意识地将专家系统具体化为特定的权威,因此对专家系统有了一个彼此同意的、理所当然的量化定义:“比如说有特定的技术成就,例如在《自然》或《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又比如代表专业性的学历和学位,如博士。也就是说,人们用量化的方法把专家系统具体化了,一说起专家,大家都会觉得应该是拥有高等学位和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人。”
  ■ 个案分析
  鉴定出错,
  专家“推脱”
  作为一个西贝货(假货),“金缕玉衣”一度被业内人士称为“收藏界的耻辱”,而正是这个耻辱,反映出了专家们的“公信力”已经降低到了何种程度。
  商人谢根荣找来一堆玉片,请牛福忠串成了“金缕玉衣”。牛福忠是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委员会主任,他又请来中国收藏家协会前秘书长王文祥、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杨伯达、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前主任杨富绪、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前副主任委员史树青,5位专家在装着“金缕玉衣”的玻璃柜子外“走了一趟看了看”,便为这件“文物”估价24亿元人民币。2002年,谢根荣用这一纸估价说明,骗银行放出7亿贷款,最终5.4亿元打了水漂。
  更让人心寒的是,在金缕玉衣事件被曝光后,几位专家居然互相推卸责任。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