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大学排行榜不能"潜规则" 应以公信力立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在同一天发布了《2012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武大版)和“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前350名”(武书连版)。武书连版将浙大列第一;武大版北大第一浙大第三。浙大“一步登天”,遭遇“潜规则”质疑;而两榜排名结果不同,同日争锋,更让人对其公信力产生疑问。(新闻晨报2月24日)
不同排行榜由于采取不同的指标体系,排名结果不同,是很正常的。在国外,大学排行榜在发榜之后,也会引起争议,但总体来说,大学排行榜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然而,我国大学排行榜的处境,却与国外大学排行榜有些不同,几乎每次发榜,都遭遇公信力的质疑,其主要原因在于,其选择的评价指标并不被认可,同时,数据的真实性也存疑。
但令人惊奇的是,虽然每年大学排行榜,都遭遇质疑,可是,大学排行榜制作方的生存情况似乎还不错,依旧年年发榜。按理,民间的大学排行榜,要获得生存,是需要通过市场竞争获得空间的,如果大学排行榜公信力低,其怎么存活呢?换句话说,虽然遭遇质疑,但公信力不高的民间大学排行榜照样生存,证明其有着“市场需求”。
那么,公信力遭遇质疑的大学排行榜,存在怎样的市场需求呢?大致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高校自身的需求,虽然高校领导在各种公开场合对大学排行榜并不待见,可实际上,大多是很关注排行榜学校的位次的,在总结自己的办学成就时,总会沿用自身排位最高(或者进步最快的)排行榜,来加以佐证。这为排行榜,提供了很大的生存空间。比如,媒体就曾报道,有的排行榜机构接受学校邀请进行咨询,从中收取“咨询费”,如此咨询换来的结果是,学校来年的排行也就升几名。当然,这种做法,也被斥责为排行榜的“钱名交易”,虽然对排行榜的公信力很有杀伤力,可只要有几所学校愿意邀请咨询,制作排行榜的经费也就不愁了。
二是考生报考大学的需求,一位媒体记者告诉我,经他的调查,虽然排行榜的口碑在业内不佳,可还是会被一些家长和考生用来作为选择大学和专业的依据,追问下去,原因是,这些家长和考生,除了可以用排行榜来比较学校、专业之外,找不到其他可供分析比较的资料。这确实是实情,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家长、学生才仓促地收集学校、专业信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的地方,有的家长和考生甚至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才想到收集信息,而这时离交志愿表只有一周时间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学生肯定需要“快餐化”的信息,而排行榜,就提供了这种信息。如果家长和考生收集信息的准备时间充分些,就不太会依靠排行榜,而会自己去收集、比较信息。另外,我国高等教育的信息公开工作也做得并不好,家长、考生上高校的官网,很难收集到全面的信息,比如,浏览高校的校情介绍,有的学校的基本数据,还是2009年、2010年的;2011年招生的信息,包括各地的录取分数线,在招生网上可能要到今年报考志愿前一个月才能查到,而这个数据,是可以在2011年招生结束时就公布的。
以上这两方面需求,给排行榜提供了“生存机会”,也让我国大学排行榜难以摆脱低水平困境。要制作具有公信力的大学排行榜,首先要规范排行榜的制作,杜绝其间可能存在的潜规则;其次要通过信息公开,让排行制作机构用于排行的数据,公开透明、真实可信。如果排行机构难以利用“钱名交易”的方式生存(不能随意修改用于排行的数据),考生和家长有充分的信息可以利用(包括用来监督排行机构),民间排行榜,就会把精力用到提高排行榜的质量和公信力上。这样的排行榜,才会对高等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选择高等教育,提供参考价值。(熊丙奇 专家博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