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藏王墓探寻吐蕃王朝的密码:使用方形封土和石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的藏王墓是迄今唯一可证实的一处吐蕃王陵,共有大约20座墓葬。这些陵墓埋葬了吐蕃王朝时期的赞普和一些重要人物,是研究吐蕃王朝时期墓葬制度和文化的重要遗迹。吐蕃王朝从7世纪初松赞干布时代到9世纪中叶末代赞普达磨被刺王朝崩溃,一共延续了200多年,是雄踞于青藏高原的奴隶制王朝。 

  王陵位于拉萨的东南方向,处于山南地区琼结县县城及琼结河的南部,靠近雅隆河的上游。雅隆河谷原来是吐蕃雅隆部落即松赞干布所在部落的发源地,在松赞干布迁都逻些以后,吐蕃王朝仍然十分重视对山南地区的经营,将此地作为王朝之本,出于同样原因将藏王的陵墓建在了富有根基意味的琼结。
  王陵分为东、西两个陵区,两区相距约800米。其中西陵区位于穆日山的北侧,所以又称穆日陵区。穆日陵区陵墓数量多,封土规模也大得多,共发现13座陵墓,其中有几座规模庞大,从琼结河边向穆日山腰呈“一”字排列,另外规模较小的几座则比较集中地建在这一列陵墓的前方。东陵区即顿卡达陵区,共发现7座陵墓,排列没有明显规律,封土形制也不尽相同。藏王墓的封土形制分为方形平顶和梯形平顶两种,以方形居多,封土大多用土、木、石等材料夯筑而成。
  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许多陵墓的封土由于受到风雨的侵蚀,在四壁形成了一条条垂直的冲沟;而一些规模较小的陵墓,由于长期受山洪的冲刷和琼结河床的不断抬高掩埋,地表已经没有明显的标志和痕迹了。如今,人们在航拍图片上尚能看到一些大体为方形的色块,推测为这些“消失”的墓葬的位置所在。
  藏王墓多数曾遭盗掘。当地有传说认为,这些藏王墓是在吐蕃王朝崩溃之后奴隶起义的混乱中被盗掘破坏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蒙古军进入西藏后破坏的。历史纷纭,不管造孽者是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早年留在墓顶中心的巨大盗洞。
  1号陵墓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陵墓。封土平面接近方形,顶小底大呈覆斗形,现存高度为18米,墓顶长95米,宽67米,墓底长130米,宽124米,占地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原来在封土的顶上建有一座“松赞拉康”,“拉康”在藏语里是神殿的意思,“松赞拉康”即为松赞干布所造的祠堂。祠堂供奉有松赞干布和他的两位妻子——从唐朝迎娶的文成公主和从尼泊尔迎娶的赤尊公主的塑像,另外还有大臣禄东赞和藏文的创始者吞弥·桑布扎等人的塑像。可惜这座拉康在“文革”中曾被拆除,现在已经重新修葺、复原,但是面积比先前有所减小。
  早在18世纪,就有一些外国人考察过藏王陵。1848年,著名的藏学家、意大利学者杜齐考察了王陵,并发表了论文《藏王陵考》。此后英国人黎吉生也实地考察了吐蕃王陵,对王陵的分布和墓主身份做了研究并发表了论文。
  中国学者对王陵的考察与研究始于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西藏文物调查小组成员王毅根据实地考察结果和文献记录绘制了陵位图,确定了8座陵墓的墓主。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多次调查了吐蕃王陵,注意到了东陵区的存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霍巍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研究,认为墓地本身分为不同的陵区,各陵区体现了等级上的差别,他还结合藏文献对陵墓的主人作了重新考订。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于1993年和2000年两次对藏王墓进行勘测,并将勘测结果与早期制作的航片对勘,绘制出了比较准确的陵区分布图,重新确定了陵墓的数目及各陵之间的方位关系。
  目前,考古学家对藏王墓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墓地的分区与数量、墓主的身份确定以及残留在陵区的赤德松赞碑和6号陵前的石狮上。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者们的研究不断获得新进展。
  在穆日山陵区现存有两座石碑,一座为赤德松赞墓碑,纹饰碑文较为清晰,另一座为赤松德赞记功碑,已漫漶不清。
  赤德松赞墓碑经发掘清理之后,通高有7.18米,形制风格仿唐式碑,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帽底部四角上雕刻有四尊飞天,左、右两侧浮雕出日、月的纹样,日环为双层圆形图案,周边雕刻有十六角光芒形象,月亮为圆圈内加弧线,象征着月亮的圆缺。碑身上方正面左、右两侧刻有一太阳和一月亮,下方即为古藏文碑文;碑身的左、右两侧各有两条龙,上面一条为云中升龙,下面一条呈“S”形屈盘;碑身的底部还雕刻有四条相互盘绕在一起的蛇和莲花座,碑座为石龟碑座。
  从这通石碑上的纹饰图案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在西藏地区的交融。飞天和莲花纹是常见的南亚佛教文化的艺术题材,日月图案从原始时期就已流行于西藏的宗教艺术中,而龙、蛇在汉地古代艺术中是渊源相当久远的题材,龟趺碑座更是隋唐时期内地丧葬文化中体现严格等级的标志物。
  在6号陵前,现存有一对石狮,西侧的石狮已残倒在地,东侧的石狮较为完好,高1.45米,呈蹲座状。狮子头部昂起,双目圆睁,牙齿外露,整齐的卷鬃披于颈部,前肢稍向前伸,胸部直挺,身躯后蹲,尾部自然卷向左侧,显示出雄狮威武强健、凶猛有力的气势。石狮的体形较为壮硕,四肢稍短,上体挺起,这些特点似乎受了古波斯艺术的影响,与内地和印度的石狮风格迥异。
  青藏高原上的文化从来就不是封闭的。考古学家们经常通过研究墓葬形制和陶器形制探寻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而形制的远近反映着文化关系的亲疏。西藏西部的石丘墓与新疆的石丘墓非常相近,而颇具特色的圜底高领长柄罐在印度和尼泊尔也有出土,东部的石棺葬与川西发现的石棺葬在文化上有很大的相近之处,中部拉萨和中南部林芝地区的圜底陶器从新石器时代到吐蕃时代都有出土。另外,方形封土是汉、唐王陵常使用的封土形制,在陵墓前立石兽、石柱、石碑到唐代已是一种制度化的做法,是区分墓葬等级的重要标志。但是在这片本土文化盛行的地区,在藏王墓中使用方形封土和石碑、石兽的现象,无疑可以反映出吐蕃王朝与唐朝中原文化的交流关系,再联想到吐蕃学习唐的官制和兵制等,人们可看出吐蕃王朝向唐靠拢的历史痕迹,正如一些学者在研究藏族史时所提出的:吐蕃的历史是“东向发展史”。
    罗倩倩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