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老子《道德经》:人生有三乐-一念在心-万事从容_老子-得道-快乐-有了-老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京博国学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老子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和最鲜明的印象,是老子既是一位大贤和大智,又是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快乐的人。老子的智慧是极高明的,老子的快乐也同样是无比深厚的。老子的愉悦和快乐,不是一般人的

 

老子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和最鲜明的印象,是老子既是一位大贤和大智,又是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快乐的人。老子的智慧是极高明的,老子的快乐也同样是无比深厚的。老子的愉悦和快乐,不是一般人的沾沾自喜,不是一般人的喜形于色,也不是一般人在盘算好利害之后,因有所得而流露出来的兴奋。

老子的快乐,是天然的,没有丝毫雕凿和矫情;

老子的快乐,是玲珑剔透的,了无尘垢;

老子的快乐,是自内而外的,如地吐华,如海之涌;

老子的快乐,是平和恬淡的,没有惊诧和鼓舞;

老子的快乐,是和善的,悦己而娱人;

老子的快乐,是绵长隽永的,如日月之经天;

……

老子为何能达到这样至圣至洁的快乐境界?老子对我们实现快乐人生有哪些教诲和启示?人生有三乐,一念在心,万事从容:

1.得道之乐

老子得道缘于其智慧,老子快乐缘于其得道。

老子是得大道之人。得道不易,连孔夫子都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得道之人什么样呢?

得道之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他高瞻远瞩,见人所不见之夷,闻人所不闻之希,博人所不博之微;

他通晓天地变化之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他深谙万物之性能,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他知吉凶之所由,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他看破宠辱,得之不喜,失之不惊;

他清静自守,甘于寂寞,绝学无忧;

他超越生死,归根曰静,有始有终;

他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

像老子这样的得道之人,他还会有想不开的事吗?他的人生能不快乐吗?

老子的继承人和后学庄周,把老子的这种得道后的快意人生,进行了夸大和推向极致。庄子认为,人得道之后不仅人生是快乐和适意的,甚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可以无条件地逍遥游,即使生死之大事,也用不着忧伤。

庄子妻子去世时,很多朋友都来吊唁致哀,而庄子居然鼓盆而歌,一点悲伤的样子都没有。

庄子自己将要病死的时候,他的几个学生都很难过,正在商议要郑重其事地给老师发丧。庄子却笑着说:何必要认认真真地埋葬我呢?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我棺木上的装饰,我百年之后把我往荒郊野外一丢就行了。

人一旦得了道,按老子的说法就是有了大德,有了大德(得)即会不计小失,所以人生便会无往而不乐。

2.观物之乐

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就是观物之乐。

老子认为,人得道之后,就会以超然和达观的态度来对待一切,看待一切,观察一切,这当然也包括自身及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这种达观和超然的态度,和我们通常看待事物的角度是大不相同的。它是在明白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之后,带着欣赏和品尝的眼光来,看待天地间一切和人事吉凶祸福的。

我们一般人看待事物,或为曲见所蔽,或为情感所累,很难见到事物的真谛,且拋洒过多的喜怒哀乐。用达观的态度来看待万象,虽然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事还是那件事,但青山更加妩媚,河水更加清澈,事件中充满更多真善美。有了老子的这种观物之乐,才有后来的庄周“鱼之乐”,才有宋明理学的观物之乐和格物之乐。

世界是美好的,人生是快乐的,但很多人或为事所累,或为情所牵,甚至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和山川的秀丽。古时候有一个叫陈道婆的,她曾经这样感慨:“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人人尽怀刀斧意,不见山花映水红。”(《五灯会元》卷六)老子的观物之乐,就是让你去掉心中的“刀斧意”,用超然的态度去品尝生活的美好,去欣赏满山遍野的映山红。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最得老子真谛,进退自如,贵贱穷通无滞于心。他有一首诗,曰:“淮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3.清闲之乐

一个人如果有了内心的虚静,有了身体的清闲,那他必然是幸福快乐的。这正如一首古诗所描写的那样:“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心事再重的人,也希望心灵安顿下来,十分任劳任怨的人,也总想着身体有片刻的清闲。人们把享福叫做享清福,这不是没来由的。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屈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乱事扰心,杂务缠身,他即便有再好的生活条件,恐怕也无快乐可言。

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老翁正在海边晒太阳,面海而卧,怡然自得。

这时过来一个小伙子,说:老伯,我们一起打造一条大船吧!

老翁问:打造大船干什么?

小伙子回答:到深海去打鱼。

老翁又问:打那么多鱼干什么?

小伙子回答:有了鱼就可以卖钱。

老翁又问: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小伙子回答:有了钱我们就可以一起享淸清福啦!

老翁质问:你看我现在正在干什么?

小伙子没再言语。

当然,我们不能拘泥于故事本身的具体内容,如果有人咬理,说不打鱼吃什么?没有吃的,哪来的清福?那就不好回答了。但是,它旨在说明,有时快乐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折腾。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