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唐武惠妃“敬陵”的发掘:一次曲折的考古发现(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村长说,也曾经数次去派出所报案,可是显然杨彬已经算计到了这层,姚子奇律师说:这个团伙是断断续续,但并不是明目张胆。警察和文物部门一到现场,只看见盗洞上面覆盖着芦席,人呢,则毫无踪影。抓获杨彬后才知道,他们已经在公安局门口和公路两旁长期安排了暗哨,公安人员一出发,他们立刻撤离。 

呼林贵告诉我们,在墓葬里边,杨彬一伙花费了大量时间:“他的硬盘里面,关于如何切割壁画,如何保存,有很详尽的方案,有的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有的直接来自于海外的指示。”石椁也按照要求全部运走,并不是使用什么高级工具,姚子奇说,不过是用一种当地人叫葫芦井的吊车,一块块从15米深的盗洞中将其拉出来并且运走的,全部运往东郊的一个仓库里。在那里,杨彬就将它出手给广东买家,剩下的事情,他就不管了。“他的风险并不大,怎么运出国,和他没有关系了。”

姚子奇觉得,杨彬风险控制得很好:“切一幅壁画他只付1万元,他能掌握其付出的成本、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关于石椁出手的价格,有100万美元到400万美元几种说法,至今无法确定。

庞留村的贫困一眼可知,即使是村长家也是矮小陈旧的平房,在确定为武惠妃墓地前,村里人把这封冢想象为汉代一位许姓皇后的墓地。村里人很多姓许,想象为许皇后的墓地,也许有这个因素在里面。

除了古墓,唯一带有古意的,是村民们的石枕,透明的石膏石做的枕头,据说夏天用起来很凉快。

存放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内的唐代武惠妃敬陵石椁

“敬陵”的确定

考古挖掘由陕西考古研究院的高明韬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师小群负责,从2008年9月开始,那是杨彬被宣判为死缓后的数个月。

师小群告诉本刊记者,如果这不属于严重盗毁的墓葬,还不会进行抢救性挖掘,经费由陕西历史博物馆负责,而具体目标,主要是抢救里面的那些珍贵的壁画。根据公安部门的初步勘察,里面剩下的东西已不多,因为石椁已经被盗走--当时尚不知道这是谁的墓冢,只能初步判断为唐朝等级很高的墓葬。

高明韬任考古队队长,他向本刊记者回忆,2008年,他刚到庞留村的旷野中,一看到封土堆,心中就有所感:“整个是覆斗形,边上有棱,不像一般的墓冢是圆形。而更重要的是,初步普探,也就10天左右,7个天井被从墓道上’卡’出来了,要知道,唐代墓葬到现在没有发现高过7个天井的,即使是章怀太子那样的墓葬,也只有5个天井,从这两点我们可以推断出,此处葬的必定是帝后一级的重要人物。”

开始还有考古队员想在墓中找到墓志,可是高明韬说他在心中暗想,很可能不是墓志,还有奇迹发生,就是出现帝、后或者储君墓中的哀册或者谥册。“心里这么想,不过不能说出来。”

为什么会这么想?是因为有利的佐证不断出现。挖掘工作没几天,就有村民把早年在附近挖掘到的墓碑拿给了他们。“我看你们在这里考古呢,好吗,我在这附近挖过一块墓碑,你们看有用你们拿去。”这块方形的小墓碑出土的地方,是东北角200米处的一个砖瓦厂,师小群把碑刻的拓片给我们看,大意是一位八品的60多岁的柳姓宫人,因为生前温柔和顺,死后陪葬在“敬陵”附近,而“敬陵”就是武惠妃的陵墓。

因为墓葬被盗严重,所以大家分外小心,所有挖掘出来的泥土层全部筛选仔细。到了2009年1月,数块汉白玉残块从泥土中筛了出来,有的有字,有的是空白。高明韬说自己心里很激动,但是面上不露出来。终于到了1月24日,石刻墓门口有一筐泥土筛完后,助手找到他,神色兴奋,说高老师,你想找的那个东西出来了。“什么东西?”“就是你一直觉得会出土的那个东西。”一块数厘米见方的汉白玉块就在助手手上,上面是“贞”字,下面是“顺”字的一半,虽只有一半,却很清晰。高明韬说,那一刻“有一种真相大白的感觉”。

这个珍贵文物当天就进了库房,所以我们也没有目睹,只是看了照片。

根据《全唐文》中的“贞顺皇后哀册文”,找到了9块残片,上面一共有8个字,都可以与文章对应,特别是“辞诀”、“贞顺”等字,于是,墓主人身份清楚了,应该是生前被唐玄宗专宠于一身,但是因为被大臣劝阻未立成皇后的武惠妃,死后被追谥为“贞顺皇后”。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