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学者:“春晚”作为公共服务还在成长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大多数人眼里,春晚只是一台联欢晚会,对于它的公共服务属性并不清楚。但其实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春晚早已超出了一台晚会的范畴。
  春晚是公共服务,也是公共资源。它作为公共服务的完善与发展,还处在成长中。
  大年除夕,家家围在桌前看“春晚”,成了节日的经典项目。
  虽然这些年人们对“春晚”的诟病不断,但仍然有很多人不离不弃。一台春晚集中了行政、艺术、文化、科技、经济、国防、外交、宣传等多方面的力量。春晚已经成为一种公共服务。 
  与提供公用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不同,春晚提供的是精神产品的公共服务。物态的公共服务,像自来水、燃气,社会公众每天必用、每天必烧,没有其他选择。但是精神产品不同,社会公众具有完全的并且是自由的选择权。
  春晚,一方面依靠巨大的公共资源作支撑,另一方面需要亿万民众的那颗“红心”做支持。如果公众不喜欢,这个节目就不会有生命力。因此,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春晚必须追求社会公众的满意度。
  春晚的服务者,也是春晚的受益者。
  演员们争着上春晚,上春晚的次数越多,占有的公共资源越多,演员的名气也越大。上春晚,演员的才艺和节目很重要,公众的满意度更重要。如果不是公众喜欢的,长期上春晚,长期占有公共资源,就会成为公共服务的尴尬。
  使用春晚和文化类公共资源,应避免社会公众的非议。上春晚,既展示了才艺,又扩大了粉丝团队,提升了社会影响力。这种效果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春晚这个公共平台和公共资源。
  中国艺术领域存在着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类艺术团队和艺术家。体制内的艺术家,可以有中央某团、某院的光环,可以有国家一级演员、二级演员的职称,可以有国家给的创作经费支持,上春晚也容易不少;而体制外的艺术家、地方小团小院,没有国家给的创作经费,没有国家演员职称,甚至连基本工资也没有,他们要享用“春晚”的公共资源,显然很难。
  中央提出依法治国和转变“四风”,春晚和其他类似的公共资源,应当更好地面向社会公众,更好地为全体社会公众服务。这需要打破体制内外的壁垒,给予体制外艺术家应有的礼遇和权利。艺术和官场应该有个界线,让更多真正的艺术家走上春晚这个舞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鲜活的、时代的人民艺术,也更好地分享春晚这个公共资源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徐宗威(作者系公共服务学者、《公权市场》一书作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